上一篇文,咱们说到了合同工,毫无疑问,大家肯定都想刚进去就是正式员工,没人想做“偏房”、“备胎”之类的吧。那么怎样成为设计院的正式职工呢?当然,这里说的设计院都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国有大院。

如果你说,我有背景、有熟人,家里有人在某某院干某某重要职务,那么请你直接跳过下面的章节,关注完公众号就可以看下一篇文了。如果没这种天然优势,那么可以好好研习一下下面的内容,说不定能让你找到心仪的单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基建节奏的加快,很多学校在土木专业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扩招现象,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毕业生)不断增加,设计院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较稳定的工作环境、貌似科技尖端的工作性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
与之相应的是,设计院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各设计院的总院(注意是总院,分院很多专业一样需要本科生)一般都要求硕士毕业以上,本科还要求是“211”、“985”之类的高校。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设计院都提出要预先实习,从实习生中择优录取。

为什么要实习呢?笔者当年就是大四上半年签约了,毕业了才到的单位,才明白单位是干啥的,之前都只是偶尔听说了设计院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实习就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大家了解设计院,也让设计院了解大家。
有了这个实习期(一般三、四个月),大家会对设计院有个初步了解,对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有个初步判断,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后悔,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遗憾。对单位来说,也是个考察,看究竟是不是要找的员工,一个萝卜一个坑,单位也不希望经常换人,毕竟换人的成本是很大的。
笔者见过不少毕业生到单位不到一年就辞职的,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工作不适合我,这不是我想要的。”

一般情况下,设计院不会主动拒绝去实习的同学,所以有想法的同学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设计院联系(最可靠的是学校辅导员、教师教授、在职学长的引荐),争取去实习的机会。去实习了,至少你就有可能最终签约设计院。对于那些向往设计院的同学来说,实习期就是最好的机会,在实习期好好表现,就是为你最后成功签约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来说,实习期应该怎么为人处世呢?
其实你得清楚自己的定位,作不了多大的贡献,只是单位对你的基本素质、培养潜力、个人修为等方面的一个考察。你只需要不卑不亢,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主动、积极的做好领导交办给你的工作,尽量不要在单位干与工作不相关的事情。

给大家讲个笔者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有个夏天,部门来了两个实习生(来自同一学校),一天下午,两实习生都在,一个在看一张线路平面图,看到不懂的图例或者标注就问老员工,或者找规范查询,另一个在上网聊QQ……也许在看图纸的那位同学是矫揉造作,上网聊天的同学是提前与同学、朋友有约。
作为实习生,你不是单位的正式职工,你干啥是你的自由,别人不会干涉你。只是那位看图纸的同学在自学能力方面已经博得了不错的印象分,最后在给他们写实习鉴定(这关系你最后能不能签约)的时候,可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你作为领导,为了公司和部门的发展,想必也不会选聊天的同学。

最后,归结为一句话,想去设计院工作的同学,最好先去实习,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用人单位负责。找工作其实和找男女朋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合适,就努力争取,天道酬勤。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自己尽全力了,不后悔。不合适,至少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在人生路上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