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破损导致出行不便?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协调制订全面修补方案;又见黑广告?把始作俑者喊来清除;非机动车停车难?扩容新增1400多个非机动车停放位……为民办实事,重在以人为本,贵在务实、见效、持久,近期,永丰街道瞄准居民主要需求和基层难点热点问题,从微小工作做起,以小见大,无微不至。一系列“微行动”在为社会民生发挥实实在在作用的同时,也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事不小看 守护不缺席
市容环境关乎城市形象,也关系市民的切身利益,屡禁不绝的“黑广告”却总在不经意间给文明抹黑。近日,永丰街道松江府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居民楼道里用来订牛奶的牛奶箱竟变成了“黑广告”的新阵地,几个不同品牌的牛奶箱上用马克笔潦草地写了数个订购联系方式,很煞风景。

松江府小区“黑广告”

发现此问题后,金色华亭社区工作人员立刻拨打了牛奶箱上的电话了解情况。原来,电话号码是牛奶配送员的,配送员坦言自己是为了扩展业务,才做出了不文明的行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告知下,配送员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了社区环境,主动提出清理。10月13日一早,天还未亮,配送员如约来到小区,拿着工具开始清理牛奶箱,“这几个箱子我写上去没花几分钟,没想到清理却花了大半个小时,是我欠考虑,添麻烦了。”配送员表达了歉意。

周星居民区3个小区的25处、160平方米损坏路面修补工程

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周星居民区动迁安置二期的3个小区内相继出现了道路路面破损、开裂的情况,而且日渐增多,导致小区老人出行不便,但由于尚未成立业委会,道路修补问题成了居委会与物业十分头疼的事。今年7月,周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新林前往共建单位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反映该情况,随后交建中心负责人赶到居委会,实地察看了路面破损情况,统计测算了道路损坏场所的大致面积,制订了全面修补方案。9月23日,周星居民区的动迁安置二期3个小区的25处、160平方米破损路面修补工程宣告完工,“畅、安、舒、美”的路面不仅切实解决了居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点滴间也体现了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让路过的居民纷纷点赞。
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
“这下方便多了,不用特地乘车出去缴费了。”“是啊,正好我家要充水费,我先来试试看!”10月初,永丰苑老年活动室的门口传来热烈的讨论声。原来,吸引大家的是一台崭新的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机,旁边还配有详细、清晰的使用流程。
岳阳一路面严重破损,网格员助力修补暖民心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方慧慧)近日,岳阳楼区连云路社区网格员在日常的“一日双巡”中发现凯鑫巷的路面破损,凯鑫地处在泰和商业圈的核心地区,大部分物流车辆在此进行进出货。发现情况后,网格员联系微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查看,究其原因凯鑫巷


永丰苑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机
“我们永丰苑是动迁安置小区,居民中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比较多,在定期沟通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很多老年人每次缴费都需要坐车前往缴费点,很不方便。为此,盐仓居委会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成功将便民充值装置安装到了社区老年活动室外。”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附近居民只需要插卡、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缴费充值了。
永丰苑的小变化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了便利和暖心,而在不远处的松江南站也传来了好消息。近日,永丰综合执法队对松江南站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并在车站东北角增设了一块临时停放区域。经扩容后,南站预计新增1400多辆非机动车停放位,以缓解非机动车停车难困境。


松江南站新增1400多辆非机动车停放位
原来,随着松江南站周边住宅小区的不断新建,轨交9号线乘客流量明显增加,松江南站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也趋于饱和。为改善停车环境,永丰综合执法队多管齐下开展了全面整治工作,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排摸,对长期停放、轮胎漏气、电瓶丢失、布满灰尘的35辆自行车、21辆电瓶车张贴强制回收通知,确定车辆废弃并进行统一清理。此外,还在车站东北角增设了一块临时停放区域,以增加非机动车停放位。接下来,执法队还将进一步联系协调相关管理部门,提升松江南站的非机动车辆管理水平。
小事连民心、小事连大局,一段时间以来,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以实干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一个个小故事,一次次小改变,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成效。
■记者 金晨旭 文摄
■文字编辑 贾丽 陆怡怡
■栏目责编 陆佳 ■栏目主编 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