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 实习生 郑锐
从8月6日20时开始,我市出现一次降雨天气过程。此次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营山、西充、南部、仪陇以及蓬安、嘉陵和顺庆北部等地。其中,营山、阆中、南部、西充部分乡镇遭遇大暴雨,营山个别乡镇遭遇特大暴雨。
随着强降雨来袭,我市各地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特别是营山县及时出动应急抢险队伍50余支、应急抢险救援人员1200余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3462人。
应急抢险队直奔一线
根据市气象台的监测,此次强降雨,降雨中心位于营山县明德乡,仅8月7日20时至8日7时,明德乡的降雨量就达392.6毫米。
“这样强的降雨,实属是罕见。”8日下午,明德乡党委书记刘伟说,明德乡地势较低,强降雨来袭时,山洪如注,看着都吓人。
此次暴雨,也导致明德乡场镇淤泥堆积、车辆被冲、杂物满地,场镇低洼处居民及商户家中进水。灾情发生后,明德乡迅即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党政干部及村(居)干部冲锋在抢险救灾一线,逐家逐户排查安全隐患,组织低洼地区群众转移,截至8日上午,明德乡已经转移群众1000余人。
为了抢险救灾,在明德乡,所有的党政干部、村(居)干部,基本上20多个小时未合眼,说话声音嘶哑。8日下午,明德乡再次遭遇强降雨,全乡所有干部继续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
8月7日晚,受强降雨影响,营山县部分乡镇部分低洼地带水位最深处达到3米,造成人员被困。灾情发生后,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调派12辆车、50人、5艘冲锋舟、3艘橡皮艇前往救援。
在明德乡,因为道路损坏严重,消防救援人员深入受灾现场,迅速清理沿途路障,保障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8日早上7点30分,随着降雨量逐渐减小,消防救援人员携带随身器材,徒步进入明德乡灾情现场进行人员营救和转移。截至8日中午,协同当地政府共同转移受灾群众300多人。
8日凌晨1点20分,因暴雨导致营山县双流镇普岭社区街道被淹,水位约有1米深,凌晨4点20分左右,营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抢险人员到达现场,配合政府部门、武警部队转移受困群众,并做好警戒,禁止人员进入有危险的区域。
8日5点10分左右,随着水位下降至安全线,消防救援人员又配合政府将群众送回,并继续对危险区域设置警戒。5点30分左右,增援力量到达现场,继续开展抢险救灾。
路面坑洼难通行,东莞虎门城管急修复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通讯员 虎门城管 入汛以来,在连场暴雨的冲击下,东莞虎门镇内多条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出现坑洼、裂缝,影响车辆通行。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安排,虎门城管分局迅速组织管养单位集中修复有关受损的沥青路面,营造更加
在此次降雨过程中,营山县其他受灾乡镇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组织群众转移、抢通道路、排查隐患等。“此次暴雨过程,营山县主要有8个乡镇受灾,包括老林镇、悦中乡、木垭镇、木顶乡、消水镇、明德乡、双流镇、柏林乡。”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伍袁志说,灾情发生后,营山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灾。
“受暴雨、山体滑坡等影响,到明德等乡镇的道路受阻。”伍袁志说,为此,营山县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抢险队伍50余支、应急抢险救援人员1200余人,直奔一线开展抢险救灾,主要是转移群众、排查地灾隐患,以及抢通道路等。截至8日上午,营山县已紧急避险转移群众3462人,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清除路障并前行。
四县(市)部分乡镇遭遇大暴雨
记者从南充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根据市气象台监测,8月7日3时至8日17时,我市出现区域暴雨天气过程,营山、阆中、南部、西充部分乡镇遭遇大暴雨,营山个别乡镇遭遇特大暴雨,过程中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阵性大风。
监测显示,此次降雨过程中,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营山县明德乡,为557.6毫米(突破南充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营山县悦中乡,达到102.4毫米。另外,此次降雨过程,强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7日夜间到8日上午,其中7日21时至8日1时,4小时累计降雨量中,营山县明德乡达307.4毫米、悦中乡275.4毫米、老林镇162.4毫米。全市368个监测站点中,过程累计降雨量大于250毫米站点共6个,均出现在营山县,分别为明德乡557.6毫米、悦中乡532.6毫米、老林镇429.9毫米、木垭镇325.7毫米、木顶乡289.5毫米、黄渡镇271.8毫米。
气象专家介绍,由于降雨系统已移出南充,8日下午,市气象台解除了暴雨蓝色预警。
监测显示,在此次降雨过程中,受暴雨影响,我市各中小河流出现洪水过程,截至8日7时,全市各中小河流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营山县消水河消水水文站水位变幅达7.34米,仅低于警戒水位0.01米。另外,本次暴雨过程,嘉陵江干流未涨水,水位变幅较小,东河上游来水小,水位变幅低于1米。
在灾情方面,到8月8日上午8时,营山县共有老林镇、悦中乡、木垭镇、木顶乡、消水镇、明德乡、双流镇、柏林乡8个乡镇受灾。
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抢险救灾
随着强降雨来袭,市委、市政府迅速对防汛减灾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严格落实“三撤离、三避让”(在危险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紧急撤离;接到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或预警信号,立即组织高风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出现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撤离;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务必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书面预警通知、电话提醒等多种方式向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发送,协调市自规、水务、海事、气象等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督促指导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安全。全市各地盯紧重点部位、重点单位、重点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严密防范强降雨天气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镇内涝等灾害,工程抢险、水电抢险、应急通讯和民兵应急队伍全部备勤值守,一旦出现灾情险情,第一时间实施救援。
8日上午,记者在市气象台看到,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坚守在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开展天气会商,发布降雨预报信息。“在强降雨之前,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预警信息,组织专家全天24小时值守。”市气象台一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