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6月8日讯三环线北段小河桥涵洞雨积水难退,造成路面破损,屡次投诉屡次维修,却无法根治,问题出在哪里?6月8日9时30分,“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举办第一场,针对这一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市城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荣先国,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城建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军作了回应。
图为访谈现场。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三环线北段小河桥涵洞路面破损常被投诉。早前,面对涵洞内路面破损问题,相关部门表示已由城建局完成修补。最近一次反映是在5月17日,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投诉后,市城建局城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站回复称,该处道路破损主要因道路边沟淤塞排水不畅造成,已组织施工单位对该破损道路进行修复。
但记者发现,最近几次大雨后,即便天气放晴,该涵洞内路面依旧有积水漫溢。
吉林一桥粱路面局部隆起破损 疑似高温天气引起
7月23日下午,吉林市江湾大桥北引桥出现局部沥青路面变型。现场,路面隆起,并有钢筋裸露。事发后,吉林市政公用局与交警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局部封闭桥面交通,同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会商。初步判断,桥体主梁未见异常,不存在结构安全问题,疑似高温致桥
直播访谈现场,主持人提问,既然多次维修,且已经发现路面破损问题在于排水不畅,为何没有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对路边沟进行维修,这反映了什么作风问题?
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城建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军说,反映了“散”的问题,道路维修,路面和边角方面如何划分,如何协调处置,都需要主动作为。
市城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荣先国说,道路维修和排水问题属于不同的部门,也有辖区管理问题,但即便如此,市城建局维修单位没有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没有一次性整改到位,这反映了“懒”的问题,不敢担当,不敢往前多走一步,思想上松懈。还反映了“庸”的问题,接到了问题,没有想办法好好协调解决。“我们会去现场,研究处理。”(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孙笑天)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