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门最怕的就是发生意外。2月26日下午,在海淀区复兴路79号院,一位老人准备外出遛弯儿,结果刚出单元门,就被坑洼的路面绊倒摔了一跤,幸亏被旁边的热心居民赶紧扶起。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一跤之后,居委会和物业很快就收到了一份详细的《小区安全隐患报告》,不仅提出绊倒老人的路面要尽快修复,还标记了小区里其他几处破损的路面。原来,提交“安全报告”的正是帮助老人的其中一位热心居民王宝新,他不仅是小区里的老住户,同时也是物管会成员。
路面有破损
引出隐患大排查
作为小区老住户和物管会成员,王宝新平常总是有意无意和邻居们聊聊小区里的琐事。2月26日下午,他带着孙子在小区里玩,转头就见到一位老人被搀扶着走过来,他赶紧上前帮忙,将老人扶到旁边的椅子坐下,见老人脸部摔伤,又忙问要不要送到医院检查。

井盖周边破损的路面绊倒老人。
经过一番交谈王宝新得知,老人的老伴出门买菜,老人自己下来遛弯,由于腿脚不好又没戴眼镜,一不注意就被绊倒了,好在伤得并不严重。他来到老人摔倒的地方,看到路面上并没有障碍物,但却有一块地砖出现明显塌陷,井盖周围的水泥也凹凸不平,老人极有可能是被破损的路面绊倒的。
这件小事给王宝新提了个醒:“我们小区是建成几十年的老小区,很多地方的路面都出了问题,还有一些设施也存在安全隐患。小区里老人孩子多,以前也出现过老人被绊倒的情况,这样下去太危险了。”
随后的两天时间,身为物管会成员的他开始主动“现场勘查”。复兴路79号院有19栋楼,其中618、619两栋楼间有一座凉亭,老人聊天休息、孩子嬉戏玩耍都喜欢来这里,于是,他重点寻找618、619两栋楼之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居民楼下的地砖塌陷、车棚外路面凹凸坑洼、井盖周边水泥破损、凉亭地脚墙体水泥松动开裂、休闲座椅晃动不稳……一圈转下来,他一共发现了七八处安全隐患,每一处他都拍下照片,做好记录。

物管会成员在小区里仔细寻找安全隐患。
“看起来一件件都是小事儿,可真把老人孩子摔坏了就是大事儿了!”2月28日,王先生将整理好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一并发进物管会的微信群,物管会主任则立即将相关诉求通知了居委会和物业。
杭州一小学围墙外路面出现空洞|15小时连夜抢修,今早7点恢复混凝土面层路面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通讯员 胡潇雯 昨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了杭州一小学外路面出现空洞的情况,街道表示昨天下午维修工人已经展开维修工作。 快讯 | 杭州一小学围墙外路面出现空洞?记者实地求证:估摸有一米多深 后续 | 杭州一小学围墙外路
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安全隐患一部分是由于小区建成年代早,设施年久失修,另一部分是由于不久前小区进行供电改造,挖开的路面回填后出现塌陷,目前,居委会正抓紧协调物业和施工单位,修复工作正在着手推进。
物管会“吹哨”
大事小情有着落
复兴路79号院所在的六街坊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小区内19栋居民楼是陆续建成的,有上世纪50年代的老楼,也有80年代的塔楼,“较新”的楼也建成了20多年了,产权单位复杂,后来虽然引进了物业,但小区管理却依旧困难重重。“去年8月小区物管会成立后,虽然总是在‘找茬’挑毛病,但是,我们的老小区也因此焕发了新活力。”
据了解,复兴路79号院的物管会共有9名成员,大都是公认的热心肠。物管会成员赵连武说,一开始成员们只是想帮着邻居做些什么,时间一长就成了邻居们的“接线员”,经常是碰面聊天的过程中,就把诉求反映了。像小区里晾衣杆电焊不到位、626楼防盗门未封闭导致冬天灌风、施工改造破坏了小区绿地……大事小情很快得到了解决。

物管会成员带着居民的诉求来到居委会。
王宝新还补充道,物管会还经常主动“出击”,由于都是老住户,对小区十分熟悉,一些问题还不等其他居民们反映,他们就已经报给了居委会。现在,六街坊社区已经形成了一套接诉即办的长效机制,物管会发现问题后,能直接解决的,他们反映给物业,并通知居委会进行监督;需要多方协调的,则由居委会进行统筹处理,实现物管会“吹哨”,居委会报到。物管会成立至今,已经反映了大大小小300多个诉求,“提出诉求的同时,我们也帮着出谋划策。老旧小区问题虽然多,但我们一起努力,老小区也能有新气象。”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鹿艺佳
编辑 鹿艺佳
流程编辑 刘伟利